国家基金委专家“宋长青”“冷疏影”做客我院

2016-01-12

讲座一:宋长青论“地理数据-问题与研究范式”
  2016年1月4日晚上,我院荣幸邀请到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部副主任宋长青教授、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部一处处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冷疏影教授分别为南燕学子带来“地理数据-问题与研究范式”“地理科学30年”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李贵才教授主持。
  讲座首先由宋长青老师从“地理数据特征”、“地理研究的问题”、“地理数据的功能”、“大数据对地理学的作用”“地理研究范式”五个方面来为学生阐述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宋教授表示,数据对地理科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数据就不能称之为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理的格局和演变过程以及尺度问题。他表示“格局过程,讲的是要素和系统的过程,机制是推动过程演变背后的推动力。地理研究的三个维度,分别从要素角度:单要素、多要素和全要素;尺度角度: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以及格局、过程、机制方面,组合形成地理研究的问题和角度,从而决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随后宋教授表示举例通过数据的精确度以及类型,来向同学详细地讲述地理研究范式;在大数据层面,宋教授形象地讲解了大数据区别于小数据的方面 (小数据指的是针对于特定某一领域的微观数据,而大数据相对而言无论在数量、种类别以及设计领域都庞大得多,而且关于大数据的使用仍处于探索以及研究阶段;),以及如何将大数据应用于地理学研究 ,地理学的研究方向确定了选取大数据的精度和类型,利用大数据的庞大数据量,能够较为全面的对问题进行分析,避免样本数据的偶然性误差。大数据将极大地推动地理学向定量化综合性方向发展。
  最后宋老师总结到,“实证科学主要是为了刻画格局和过程的联系,动力学的解释是探讨格局过程与机制。基本假设认为地理要素在演化过程中遵循能量和物质守恒。”
 
讲座二:冷疏影论“地理科学30年”
  在宋教授的精彩演讲之后,由冷疏影老师为我们讲述“地理科学30年”。冷老师主要介绍了过去30年来国际国内地理学发展趋势的思考,本次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英文期刊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等总结出来的规律。冷老师从中国地理学由早期的少量专家探索研究到如今百家争鸣的地理科研现状,在此过程中探索研究中国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采集数据的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导致地理学向综合性定量化发展转变,使得地理学研究更具说服力。
  冷老师通过详细的数据,以及针对性地研究分析,从中国地理学研究课题数目与国际项目的对比、基金委支持项目数量、各高校地理科研成果等数据表明:过去30年来,我国地理科研正向国际最高层次迈进,并通过对地理学发展的展望,揭示出地理科研不仅需要从区域、综合视角研究人地关系,还需要致力于将地理学的研究从理论向实际应用方向拓展,提高地理学的研究水平。
  此次讲座专家学者在为学子们解答地理学科疑惑、开阔视野的同时,更激发了年轻科研人员在地理学方面深入研究的热情,启发中国地理学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增添研究的多样性,创新研究视角。


(图、文/林俊强,编辑/易哲星)